查看原文
其他

童年只有一次,教育无法重来——孩子最大的苦,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


  “儿子跟我不亲,也不愿和我沟通,怎么办?     前几天,闺蜜小希在微信上向我诉苦。原来,她的儿子雷雷今年5岁。    在这之前,因为忙于工作,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看。    她也曾想过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,但是每次看到老人发来的照片:    儿子长得虎头虎脑、壮壮实实的,又觉得很欣慰。    加上她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怕没有经验照顾不好孩子,便打消了这个念头。    直到去年11月,小希发现每次她想跟儿子视频,儿子都不愿意。    即使被拽到镜头前,也是一言发,她才惊觉儿子对她的疏离。   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,把孩子接了过来。

   本以为儿子和她很快就能亲密起来,可是半年过去了,雷雷对她还是有点抗拒。    平日里除了必要的对话,很少主动和她说话。    不仅如此,雷雷的卫生习惯也很不好。    吃饭时把骨头往地上吐,吃完东西不擦嘴,上厕所不关门不冲水……    小希试图和他好好说,可雷雷听了虽点头,却从来没有改过。    与此同时,幼儿园的老师也说,雷雷在班上比较内向,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。    有一次老师让他和小朋友们玩接龙游戏,他站起来半天,愣是一个字都不说。    小希为此很是焦虑,却又无可奈何。    听了小希发来的语音,我替她感到遗憾,却又无比感慨:   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,父母所偷过的懒,总有一天,要加倍偿还。   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,把孩子接了过来。

2

      老家有个表姐,前些年夫妻白手起家,辛苦打拼,后来成立了公司,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。

      可他们太忙了,无法分心照顾儿子。

      儿子六个月断了母乳后,就交给了远房的一个阿姨来照顾。

      儿子自小和阿姨同吃同睡,跟阿姨特别亲近。

      上学后报了各种辅导班,仍然是阿姨陪着去上课。

      作业是阿姨检查,就连学校的家长会、亲子活动,也是阿姨代劳。

      表姐有时难得在家,想多陪陪孩子,却见孩子对她并不依恋,慢慢的也就不管了。

      后来,因为家里的媳妇生产,阿姨回了老家。

      表姐便把儿子送去了当地最有名的寄宿学校。

      吃最好的,用最好的,报最贵的班,上最贵的学校。

      表姐以为,这就是他们爱孩子最好的方式。

      谁知三年过去,儿子非但没有如她所想的变得越来越好。

      反而开始厌学、逃学,成绩一落千丈,还经常和同学打架,成为了“问题儿童”。

      这样的状况,是她始料不及的。

      一筹莫展的她,带着孩子去做了心理咨询。

      医生告诉她:孩子内心孤独,极度缺乏安全感。

      表姐悔恨不已,终于明白这些年来,她的忽视,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  乎上有一个问题:为什么说有条件的话,孩子一定得自己带?

      最高赞的回答说:


“要想达成自己养娃的目标,有条件就自己带;没条件,也让别人管孩子吃喝拉撒睡,别管太多面向未来的东西”。

“教育是一分耕耘0.1分收获的苦差事,就像是种某某地发货的玫瑰欧月,你浇水施肥各种用心,大概率养出一盆小白花,养出正经玫瑰欧月的可能性靠基因靠运气靠努力。”

“但是你要是不好好养,可能小白花都没有,就是一盆野草。”

父母总怕孩子受苦,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,以为孩子就应该成人成才。

殊不知,孩子最大的苦,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。

正如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:

人的成长不仅仅是钱堆出来的,人的心思成长更不是钱能换来的。

在人的成长中,亲情比金钱、比权力要基础得多、重要得多。

童年只有一次,教育无法重来。

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,便会成为父母终生的遗憾。

3

    前段时间,霍启刚在微博上晒出一组照片。

      他和郭晶晶亲自带着儿子,到农场去体验“插秧”,并配文说:

    “跟家人一起的时间很重要,不如大家想想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!”

    照片中,一家三口顶着烈日、挽着裤腿,弯腰在泥田里插秧的身影,让众多网友既羡慕又赞叹。

     其实,这不是他们夫妇第一次因为亲子教育被人称赞。

     霍启刚在一次采访中就曾说到,他们夫妻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很上心。

     尤其是太太,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。

     “比如,孩子学校幼儿园举办体育会,我太太会加入学校的委员会开会,讨论怎么安排体育会的各项事宜。”

    不止是郭晶晶,自从有了孩子,霍启刚就减少了工作应酬,一完成工作就回家;

     即使很忙,也会每天坚持早起,陪孩子吃早餐、送孩子上学,然后才去工作。

     他认为,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:

     “如果不珍惜这些时间,孩子很快就长大了。所以,学什么还是不要紧,一定不要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没责任了。”

    越是优秀的父母,越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亲力亲为。

      居里夫人既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。

    她和她的两个女儿,两代三家,共获得四次诺贝尔奖,被称为“获奖专业户”。

    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,居里夫人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:亲力亲为。

     因为丈夫去世得早,两个女儿都是她在工作之余亲自调教。

     在大女儿11岁的时候,她发现女儿身上有不少缺点,而且并未显示出什么惊人的天赋。

     于是,她发起了“儿童学习班”,把朋友圈内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都组织起来,结伴学习。

    她亲自制定课程表,选择授课老师,规定听课和自修时间,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。

     仅仅两年,女儿就有了很大变化,不仅对实验充满浓厚兴趣,对未来也有了方向感。

     可以说,女儿后来能成为她实验室的“委任助手”、获得诺贝尔奖,与这两年的学习息息相关。

4

     前不久,高考成绩公布,广西考生杨晨煜以总分730分的傲人成绩。

      创该省历年高考理科总分最高纪录,成了万人艳羡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    如此优秀的“天之骄子”,皆因背后有着一个“别人家的父母”。

    记者采访的时候,问及对孩子的培养,晨煜妈妈说:

   “没有什么独特的,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。

     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,所有的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时候,全部帮他打好。

     监督的过程是很痛苦的,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、留意着他,你自己也要自律,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,丢个孩子在那里拿个手机就ok了。”

给他定型了以后,后面这一路很好走的。

莫言说:

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,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。

教育孩子,务必要亲力亲为。

   因为父母的教育里,藏着孩子的未来。

    只有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,才能守护孩子的成长。

    但愿每一位父母,都能在孩子未来的蓝图里,亲手画上最深、最亮的一笔。

END


文章来源于网络,以上图文,贵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!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。


阅读更多文章,请扫码关注本公众号后,进行以下操作


相关书籍介绍(点击书名进入详细了解:试读版、目录、编写说明等)
《中考数学备考冲刺》《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》优学中考总复习·数学《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》顶尖数学培优专题》(6册)预告:《尖子生之路》系列九月中旬出版.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